昔日青海首富取保候審,藏格礦業56億賣股還債
新沙鴻運二度出現在藏格礦業股權交易中,或不失為一個信號:背后的沙鋼集團是否有意投資?
(來源:圖蟲創意)
在經歷退市風險、實控人被逮捕等系列波折后,藏格礦業開始著手處理負債問題。
12月14日晚間,藏格礦業(000408.SZ)公告稱,由于控股股東藏格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永鴻實業在國信證券的股票質押合約已到期待購回,公司決定通過協議轉讓方式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違約處置。
時代財經注意到,本次協議轉讓交易方為新沙鴻運、青出于藍兩家公司,藏格礦業股東方擬以21.96元/股價格轉讓總計2.58億股股份,轉讓總價款約56.65億元,用于償還此前與國信證券質押融資的債務。
12月15日下午,藏格礦業相關人士也回應時代財經稱,“這筆協議轉讓,后續如果順利過戶的話,公司跟國信證券的負債就可以處理完成,(負債)這方面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負擔了?!?/p>
令投資者“興奮”的是,新沙鴻運二度出現在上市公司股權交易中,或不失為一個信號:背后的沙鋼集團是否有意投資?
但這一消息對二級市場來說似乎不構成“利好”。截至12月15日收盤,藏格礦業收跌3.14%,報34.22元/股,總市值674.45億元。
沙鋼集團旗下公司成第二大股東
藏格礦業這筆協議轉讓,緣于其控股股東藏格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永鴻實業在國信證券的股票質押合約到期待購回,于是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違約處置。
具體來看,藏格集團擬向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新沙鴻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沙鴻運”)轉讓其持有的公司約1.29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6.52%)、向寧波青出于藍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青出于藍”)轉讓其持有的公司約4425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25%),永鴻實業擬向新沙鴻運轉讓其持有的公司8511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4.32%)。
時代財經注意到,早在今年10月左右,新沙鴻運便以競拍人身份取得藏格礦業8100萬股股份,除去回購注銷部分外,其持股比例約為2.41%。
公開資料顯示,新沙鴻運成立于2016年,主要從事投資管理、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業務,其控股股東為江蘇沙鋼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穿透后由沙鋼集團實控。
“(轉讓后)新沙鴻運是第二大股東,不排除后續通過其他方式增持或買入的可能,但這部分股權目前還沒有過戶,所以無法確定?!辈馗竦V業相關人士12月15日下午告訴時代財經。
12月15日盤后,藏格礦業披露了本次協議轉讓后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目前新沙鴻運持有藏格礦業2.87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4.57%,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青出于藍持有公司4425萬股股份,占總股本2.25%。一致行動人沙鋼集團持股數19.2萬股,持股比例0.01%;一致行動人錦程沙洲持股數量35.91萬股,持股比例0.02%。
藏格礦業同時稱,新沙鴻運及其一致行動人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增持或減持其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在新沙鴻運與青出于藍兩家公司股東中,有一名共同的自然人沈文榮,他正是沙鋼集團的董事長、總裁及黨委書記。也即意味著,這次轉讓完成后,沙鋼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藏格礦業股權達到16.82%。
沙鋼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電爐鋼和優特鋼生產基地,同時是江蘇省最大的企業集團、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曾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
今年以來,沙鋼系在資本領域動作頻頻。5月13日晚,安陽鋼鐵公告稱,沙鋼集團擬參與其控股股東安鋼集團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雙方已簽訂混改意向協議書。若沙鋼集團成功控股安鋼集團,則有望成為國內僅次于中國寶武的第二大鋼企。不過,近期安陽鋼鐵在互動平臺表示,混改時間、進度存在不確定性。
而關于藏格礦業與國信證券的相關業務要追溯要2016年,當時藏格集團、永鴻實業與國信證券簽訂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以其所持部分股票進行質押融資,上述股票質押業務本該在2019年到期回購,但到期后未按時足額歸還借款本息,構成違約。
時代財經獲悉,藏格集團與永鴻實業兩年間共質押給國金證券5.1億股股份,合計本金達到37億元。不過歷時兩年,除本金利息外,不排除增加一定的債權費用。
“這筆協議轉讓,后續如果順利過戶的話,公司跟國信證券的負債就可以處理完成”,前述藏格礦業相關人士表示,“(負債)這方面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負擔了?!?/p>
不過該人士同時強調,“目前只是跟這兩家公司談得比較好,先簽訂一個協議,之后還要經過資金、(股份)解除質押、過戶等一系列手續,時間跨度預計比較長,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p>
值得關注的是,永鴻實業所持有的藏格礦業部分股份將于12月23日在淘寶司法拍賣網進行拍賣,此前已多次流拍。
(來源:淘寶司法拍賣網)
青海首富仍在取保候審
目前來看,藏格礦業盡管在債務問題上跨出了一大步,但公司實控人的情況仍不明朗。
“現在還是取保候審狀態,我們這邊也沒有得到消息?!贬槍嵖厝诵び烂鞔饲?月份被法院采取取保候審一事,前述藏格礦業人士告訴時代財經。
因涉嫌非法采礦罪,肖永明在今年2月被批準逮捕,此前已被青海省公安廳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而早在去年9月,因涉嫌信披違規,當時還“披星戴帽”的*ST藏格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肖永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現年57歲的肖永明,年輕時依靠鉀肥生產發家致富,曾被稱為“鉀肥大王”,這也是藏格礦業的初始主業。
藏格控股在2016年借殼金源谷上市后,肖永明身價大增,并以265億元財富位列當年《胡潤百富榜》第64位。2018年,肖永明家族財富縮至180億元,但仍位列當年《胡潤百富榜》第187名,為青海首富。
據時代財經了解,藏格礦業在2017年左右進軍新能源領域,并在察爾汗鹽湖建設年產2萬噸的碳酸鋰項目,其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從成果來看,該公司2020年碳酸鋰產量為4429.83噸,營收6354萬元,不過占當期營收比僅有3.34%。
與其他鋰礦企業不同的是,藏格礦業本身并沒有鋰礦資源,而是以生產氯化鉀過程中排放的廢鹵為原料,進行碳酸鋰的提取。
“鹵水提鋰在技術上和鹽湖提鋰是一樣的,只是(鹵水)產量相對較低”,前述藏格礦業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預計今年(碳酸鋰)產量在8000噸左右,明年可以達到1萬噸?!?/p>
12月8日,藏格控股變更證券簡稱為“藏格礦業”,意在將公司主營業務向礦業傾斜。除碳酸鋰業務外,藏格礦業目前還涉足銅業,持有巨龍銅礦30.78%股權,不過后者尚未建成投產,去年凈利潤虧損近6億元。
(來源:藏格礦業2020年財報截圖)
今年以來,藏格礦業實現業績扭轉,并于5月份“摘帽”。5月11日至12月15日區間內,藏格礦業股價漲幅達到142.18%。截至今年9月末,股東戶數為4.6萬戶。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系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